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变化,丰富政策供给,建立新评价体系,在服务经济社会区域发展中更好发挥教育作用,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步伐。
北京市教委近日公布第二批具有招生资格的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名单,16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完成整改并通过办学状况检查评估,获得2022年度招生资格。
雷朝滋强调,要加快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升级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教育大数据中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创新人才。
教育部日前面向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出了全新的建设方案和要求,明确各地职校应着力打造一批德技双馨、创新协作、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为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师资支撑。
基础建设“黄金时代”已过,行业人才已趋饱和?传统工科专业毕业后大概率要“进厂”,收入低、地位低、性价比低?不少高校一线教师发现,社会上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信息不对称或严重误读的情况。
人才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根本。为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等文件要求,切实为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制定本实施意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主要创新阵地,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这对高校的科学研究配置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前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向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发布《关于征集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的通知》,并委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组织开展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工作。
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培育复合型技能人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现开展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工作。
当前,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
据教育部官网,目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领导中,崔保师任司长,郝风林任一级巡视员,刘培俊任副司长、一级巡视员,万丽君任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9月29日,教育部召开2022年教育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会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经我司组织专家严格评审和面向社会公示,现将立项结果予以公布。
我国师范大学应当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培养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推动新时代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日,由全球大学创新网络(GUNI)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合作编写的世界高等教育报告——《面向2030的高等教育新愿景》在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发布。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就业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结合劳动力市场和科技变革与产业变革的需要,不断地把就业状况作为 ” 双一流 ” 建设和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绩效、学科评估中作为主要依据。
怀进鹏强调,当前,部省合建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在识变应变中着力夯实基础、补齐短板、聚焦关键、强化优势、实现突破,推动部省合建高校高质量内涵式特色化发展。
新版目录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是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起点上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高等学校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
经认真研究,充分吸收采纳有关意见完成《指南》建议稿,并组织全国8所涉农高校23位专家对《指南》进行论证,最终形成了《指南》报送稿。《指南》2022年8月31日由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印发。
“元宇宙将开创一个新时代。”这是文福安教授在采访中说到的第一句话。字里行间中不难看出,作为一位研究专家,文福安教授对于元宇宙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高等教育数字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学习革命、质量革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创新性路径,也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变轨超车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
在社会的高需求下,人工智能人才极度紧缺,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的人工智能人才成为企业和高校共同的任务。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论文、唯文凭、唯帽子”。
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简化了评估环节,对于参加第一类审核评估的高校聚焦人才培养保障能力建设,不再考察具体教学要素环节,进一步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松绑”。
河西学院顺利通过了需要加强建设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进展核查,正式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首批将招收教育、农业和旅游管理3个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为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对储能技术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经研究,决定选取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会同有关企业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
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为全面总结各地赛事开展情况及经验成效,现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报送相关总结材料,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经专家审核、前期沟通和认真研究,现确定兰州理工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晋城技师学院等28所院校为新一轮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院校。
经企业申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审议通过,形成了2022年7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指南,共有252家企业通过评审。
2022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完善招生政策,强化规范管理,高效统筹考试招生和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等工作,确保考试招生安全有序、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