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泛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恒博士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无锡泛太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高科技教育与产业服务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深度校企合作与技术创新,为AI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路径。近日,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携手中教全媒体专访了无锡泛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恒博士,围绕泛太科技的发展历程、AI技术赋能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及未来布局展开深入交流。
栏目:总裁专访
作者:张晓攀
依托产业优势 赋能高科技教育发展
中教全媒体:请您首先整体介绍一下无锡泛太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情况?
杨恒:泛太科技成立于2009年,最初由政府作为海外人才引进计划投资支持。经过16年的发展,我们已服务全国50万名求职者。泛太科技在高科技教育领域和工业行业领域深入布局,目前和华为、东方国信、中软国际教育等龙头企业展开深入合作,并与北大,清华,复旦,同济等20余所985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同时也为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的一些知名职业院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目前,我们拥有近100项专利,今年还被评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中教全媒体:泛太科技重点布局哪些业务板块?
杨恒:泛太科技的发展历程和其团队紧密相关。因为泛太科技的研发团队主要由来自于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等一批海外博士和专家组成。在创业之初,就带来了国外最先进的通信、软件、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技术。随着泛太科技业务的不断发展,我们也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五年前就开始深度研究鸿蒙操作系统,目前我们在鸿蒙产品开发领域深入布局,并和华为等一批知名上市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中教全媒体:泛太科技入局教育领域,是出于哪些考虑?
杨恒:泛太科技的团队主要由海外归来的博士和专家组成,他们带来了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高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要求教育内容与时俱进,传统专业、传统教材难以满足高科技领域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聚焦高科技教育,发挥教育创新的团队优势,通过动态更新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通信、5G等领域的课程内容和实践项目,帮助院校培养适应高科技产业需求的人才,推动中国高科技教育的发展。
培养“AI+专业”复合型人才 破解人才培养痛点
中教全媒体:从企业视角看,当前AI产业面临的最大人才缺口是什么?
杨恒: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AI产业急需既懂专业又懂AI的复合型人才。仅懂AI算法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必须结合行业知识。例如,工业流体控制需要AI与反馈控制技术的结合,这正是我们培养人才的方向。因此,在 AI 人才的培养中,要重点把AI技能同专业培养结合起来。近年来,泛太科技不断拓宽教育领域,在人才培养中注重“AI+专业”的结合,在高铁、煤矿、纺织等专业领域深入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专业共建,人才共育,为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中教全媒体:您认为院校在AI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哪些痛点?
杨恒:AI 产业发展是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而高校受体制限制,对新技术反应较慢,这要求企业要同高校更紧密的结合起来,为学校提供从实验室建设、师资培训到课程开发的整体解决方案。
中教全媒体:泛太科技有哪些产品优势,基于产品优势,泛太科技针对各类院校AI人才培养的痛点问题,给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杨恒:泛太科技在智能交通、智慧采矿、智慧纺织、智能制造等领域都有着成熟的技术应用和深厚的产业积累。
目前,泛太科技面向本科院校、职业院校以及技工类院校的AI相关专业建设中,都给出了从AI 实验硬件环境的建设,到师资培训,再到学生培养与就业的整体解决方案。泛太科技在同华为、东方国信、中软国际教育等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的企业合作中,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中教全媒体: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泛太科技如何以AI技术赋能实训教学?
杨恒:首先,我们认为学生在就业岗位上是不是受到产业界的欢迎,这和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效果息息相关。泛太科技在 AI 赋能教育发展方面,更多注重的是产业界和 AI 结合的整体解决方案。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体量大,同时也面临东西部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一些中西部院校在AI师资能力建设方面是非常薄弱的。泛太科技致力将人工智能技术更加贴近于学校教学,课程建设深入浅出,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前沿技术。降低学习门槛,让更多学生受益。
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
中教全媒体:泛太科技是如何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取得了哪些成果?
杨恒:泛太科技同国内知名的本科院校、职业院校、以及技工类院校都开展了实验室共建、专业共建、引企入教等合作模式。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有将近50万名学生在使用泛太科技研制的信息类、制造类、汽车类等各种各样的技术产品和课程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暑假,泛太科技将联合华为、西北工业大学等合作方,在无锡召开全国性AI与鸿蒙技术师资培训活动,推动国产信创技术的普及。届时通过本次大会,我们将继续推动人工智能、鸿蒙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应用,同时我们也会和国内的一批本科高校、职业院校以及技工类院校开展更深度的合作。
中教全媒体:从高校实验室到产业化发展,泛太科技是否探索出了一条创新路径?
杨恒:当前,轨道交通、汽车、采矿、纺织、制造等传统行业都在呼唤人工智能的应用。泛太科技在这些最前沿的领域不断挖掘新的专业共建的内容,通过校企合作将产业需求直接导入教学。例如,某化工企业需在生产线上加入人工智能控制系统,我们的工程师在解决问题后,将其转化为教学案例,加入到合作院校教学内容当中,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相关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加速专业对接产业步伐,赋能专业建设,促进学生发展。
中教全媒体:泛太科技未来将在AI人才培养方面有何前瞻性布局?
杨恒:泛太科技经过多年发展,坚持在产业侧与教育侧同时发力。在产业侧,泛太科技与华为合作,开发鸿蒙智能座舱,赋能车联网行业发展。同时也与一些化工厂企业合作,聚焦工业现场,以人工智能赋能工业自动化发展。在教育侧,泛太科技将产业真实经验和项目转化成教学案例,融入合作院校教学过程中,助力院校培养更多的面向产业的优秀人才。
结语
从海外归国创业到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泛太科技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在杨恒博士的带领下,泛太科技正通过AI技术赋能高科技教育发展,以“AI+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破解人才培养痛点,为高校与企业搭建起一座坚实的合作桥梁。在AI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泛太科技的探索与实践,无疑为产教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