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院长专访 |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学院院长朱伟华:产教融合、携手共育,着力打造新时代“数字工匠”
作者:    浏览:11672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学院院长 朱伟华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在众多领域表现出广泛的赋能作用,也为教育现代化带来更多可能性。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学院院长朱伟华在接受中教全媒体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各行各业带来的变革是极其深刻的,AI能够显著提升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教育教学也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职业院校应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为教育教学带来深远影响,应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动教育现代化。

栏目:院长专访

作者:张晓攀

发挥信息化、智能化办学优势 提升专业建设质量水平

中教全媒体: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学院有哪些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

朱伟华: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北国江城、中国魅力城市——吉林省吉林市,是省属公办全日制高职院校,是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省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学校始建于1964年。2002年独立升格为高职学院。今年是学校的六十华诞。

随着新世纪IT技术的迅速兴起,电子信息类专业逐渐成为学校重点发展的优势专业。软件工程学院历经计算机系、信息技术学院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一路走来,积淀深厚,业绩辉煌。

软件工程学院是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智能融媒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工作牵头实施单位,是全国数字技术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全国互联网应用产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鸿蒙端云智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多个共同体的副理事长单位、吉林省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

软件工程学院拥有立项建设的国家级教师创新团队1个,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1人,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培养对象1人,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职业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优秀教师2人,中国电子教育学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吉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拔尖创新人才1人,省黄炎培杰出教师1人,省最美教师暨黄大年式好老师1人,省技术能手4人,省高层次人才4人,省双师型教师28人。可以说,软件工程学院已成为学校办学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教全媒体:请介绍一下软件工程学院的专业建设情况?

朱伟华:软件工程学院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动漫制作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应用开发等6个专业。2020年,软件工程学院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助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背景下,基于吉林省“一主六双”产业布局,以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电子政务、媒体融合、数字创意等业态和应用场景为切入点,融合专业优势,打造形成了软件技术专业群,获批成为立项建设的吉林省“双高”专业群。历经三年建设期,专业群成果丰硕,成绩优异。

软件技术专业群推进“三全育人”,创新实施“项目引领、课证衔接、赛创融通、分层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础课共融互通、核心课相对独立、共选课拓展延伸”专业群课程体系和“三阶提升、技素共进”实践教学体系。专业群教师获评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1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省级一流核心课程1门;获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2套课程资源被收录于国家教学资源库国家库(子库)项目,建设的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通过验收;4部教材获评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全国计算机类优秀教材”,3部教材获评吉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获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教学典型案例”3项、吉林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优秀案例3项;挂牌成立3个名师工作室、7个创新创业工作室,26人获评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软件工程学院的专业建设经验及成效,有效引领并带动了省内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及专业群协同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矢志不渝培育新时代“数字工匠”

中教全媒体: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

朱伟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务院确定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内涵较为广泛,包括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等。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各行各业带来的变革是极其深刻的,AI能够显著提升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水平,促进产业升级。通过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手段,企业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智能化转型。同时,AI技术还催生了大量新兴业态,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金融等,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开辟新的增长点。

在服务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无论是智能客服、个性化推荐还是智能配送机器人,都通过AI技术实现了更加精准、便捷的服务。这不仅增强了用户粘性,也为服务提供商创造了更多价值。在制造业领域,AI推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柔性化。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性维护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AI将助力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环保等领域的发展,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通过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等手段,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环保的生活环境。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包括疾病诊断、药物研发、患者管理等方面。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提高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体验。在金融领域,AI将实现更多创新应用,如智能风控、智能投顾等,提高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用户体验。正是由于AI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效果十倍百倍地提升。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促进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从基础算法研究到硬件设备的升级换代,再到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AI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升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数据的价值得以更加充分地挖掘和利用。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和预测,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趋势、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制定决策。多模态生成式AI系统能够处理文本、声音、旋律和视觉信号等多种输入信息,并将其融合起来进行综合理解。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的融合将使AI系统具备更强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情感和行为,推动AI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这些创新与变革将极大地丰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内容,为用户带来更加多元、丰富的体验,同时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教全媒体: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学院如何培养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取得了哪些育人成果?

朱伟华: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高素质”“复合型”的新要求。软件工程学院契合区域产业布局、锚定育人目标,矢志不渝打造“数字工匠”。

除前面我所讲到的——基于省级“双高”专业群,多元融通、系统化育人之外,2024年初,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携手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长春理工大学,联合牵头组建了“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智能融媒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单位156家,涵盖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行业企业,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河南信息工程学校等知名职业院校,以及众多行业机构。学校依托共同体协作共享平台,通过链接行业、连接企业、对接职业、跨接专业“四业联动”,切实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与行业企业围绕共同关切的产教协同育人问题,就“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产教融合如何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产教融合最佳实践”“人工智能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影响”“产业学院建设及人才联合培养”等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校企联合开展了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形成行业人才供需清单、技术供需清单,构建行业谱系图,为人才培养、协同技术攻关提供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校企协作完善模块化课程体系。

“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推进“四链融合”。共同体与大连高新园区携手举办“助力创新创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就业专委会在职业规划、能力提升、实习辅导、求职辅导、职场护航5个方面开展工作,为成员院校开拓实习就业基地。

为了锻造与行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依托共同体成员企业提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学校成功承办了吉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4项、吉林市“技兴江城”职业技能竞赛2项;成功承办2024年度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数字经济下的未来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项目。

近年来,学院人才培养效能显著增强,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区域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学院学生获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国际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吉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3项。

可以说,我们探索出了一条“产教融合、携手共育”打造新时代数字工匠之路,并正在为之付诸锲而不舍的努力。

中教全媒体:请结合学院办学实际,谈一谈如何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教育教学,进一步提升教学实践水平?

朱伟华: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教育教学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它涉及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实践等多个维度的变革。

在教育理念层面,职业院校应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为教育教学带来深远影响,应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动教育现代化。教师应迅速转变思维理念,在AI赋能的时代背景下,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在教学模式层面,教师可以利用AI技术辅助教学,如智能备课、智能授课、智能答疑等,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院校可以引入人工智能互动教学平台,采用人工智能教具,结合VR/AR技术,打造人机融合的教学模式,全方位打造交互式、沉浸式、智慧化课堂,开展“课堂革命”。

在教学实践层面,院校应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程,不仅仅是电子信息类专业要增设,各专业大类下辖的专业都应该开设。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且必将成为重要的生产力工具,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对今后进入工作岗位、适应时代发展大有裨益。此外,还应在选修课范畴中开设“人工智能+”跨专业的、交叉融合性课程,如人工智能与现代服务、人工智能与建筑工程、人工智能与工业设计、人工智能与机械制造等系列课程,拓宽各专业领域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广度。

中教全媒体:学院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有哪些积极探索?

朱伟华: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升级,向省内各行业输出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我们萃取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移动应用开发、动漫制作技术等专业的优势特色,构建了“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培育“数字工匠”。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与大连东软教育科技集团开展校企合作,依托大连东软在移动应用开发领域的深厚积累,校企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实现产教融合、资源共享,提升了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依据行业最新需求,校企协同构建课程体系。为更好地锻造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学生从第五学期起进驻东软基地实习;企业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并提供就业推介服务。

在培育“数字工匠”的全流程中,我们尤其重视实践教学,因此专门构筑了“三阶提升、技素共进”的实践体系: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基础技能与专项技能的锤炼,促使其掌握若干单项技术技能,启迪创新意识;在校内的职业技能大赛开放实训室进行相关赛项的备赛训练,在创新创业工作室激发灵感、打磨创新创业项目,实现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双提升,角色向学徒转变;在校外实训基地参加产业情境下的顶岗实习,获得生产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晋级,角色向员工转变。最终形成以“基础技能与专项技能锤炼—>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提升—>产业情境顶岗实习”为提升主线,伴随技术技能与职业素养晋级的“三阶提升、技素共进”实践体系。这些都是我们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做出的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 致力建成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

中教全媒体: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前景看好,请结合软件工程学院未来的发展规划,谈一谈如何把握发展机遇,做好职业教育?

朱伟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持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可以说,这对我们职教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目前,学校在省示范校、省“双高”校多年建设的基础上,站在新的起点,正全力争创国家“双高”院校,并明确了——以“信息化、智能化”为主要特色,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的远景目标。

催人奋进,时不我待。软件工程学院将把握发展机遇,坚持守正创新,面向祖国东北,基于省、市两级产业规划布局,加强内涵建设,输出高质量人才,持续支撑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持续助力传统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软件工程学院将紧跟国家职业教育战略部署,在“办学能力高水平”和“产教融合高质量”两方面狠下功夫,实现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双提升。我们将持续优化调整,使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精准对接,使专业更贴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确保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通过融入新兴技术及行业规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探索和实践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先进、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业成绩、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建设与企业生产实际高度一致的实训环境,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我们将以“五金”建设为发力点,打造金专业、打磨金课程、锤炼金教材、锻造金教师、构筑金实训基地,产出一批高质量成果。

职业教育有为才有位,在“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我们将以自身的“有所作为”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技能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45018.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