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生:从ChatGPT看教育的未来和未来的教育
作者:    浏览:12383
在《西游记》中,美猴王出世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历史性事件。OpenAI的ChatGPT就是智能化时代的“美猴王”。对于2022年底ChatGPT的横空出世,人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将引爆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加速智能化时代的来临,引发社会结构剧变,改变未来的产业生态以及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可能给人类经验的所有领域带来变革,而变革的重点最终将发生在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上,以及我们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很显然,教育将处在变革的核心。以ChatGPT为代表的阶段性智能化成果,将在怎样的广度和深度上影响教育?未来的教育和教育的未来将会是怎样的?我们将怎样迎接挑战、适应变革,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教育现代化,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极为关心的课题。

人类是一个长于对话的物种,靠对话走到现在,也要靠对话走向未来。对话就是聊天,聊着聊着,人就发现了自己,发育了自己,发展了自己。人首先和自己聊天,满足不了对话的需要时,就去找人聊,现在是找机器聊,把自己聊天的能力外化到机器上。聊着聊着,机器就熟悉了人的自然语言,熟悉了人聊天的机制和方式,学会了用人的方式反过来和人聊天。曾经是人和机器,现在是机器和人。ChatGPT就是这样一种“想”和人聊天的机器,聊天是它的使命,自然语言是它的资源,巨量数据规模化学习训练和习惯生成是它的特征,以减本增效能力取代可模式化的人的能力是它的目标。那么在教育领域它想聊什么呢?我们希望它聊些什么呢?

未来教育因为强大的智能化将面临巨大冲击

ChatGPT不仅仅是聊天,聊的是事。人聊天都是从事开始的,ChatGPT也是这样。能否把事说清楚,道理说明白,聊天主要看这个。这里有三个要素,一个是自然语言,就是聊天用什么语言;一个是对事物的命名,就是聊天要说什么内容;一个是关于事的共有知识,就是怎样说。显然这三个要素是可通约的,人类都知道,现在机器也知道。聊天的机制和方式就建立在这三个要素的“铁三角”关系上,迄今没有本质性变化。现在,ChatGPT来了,狼来了!我们的处境变得让人担心!人类过去从来没有感觉受到如此巨大的威胁,不仅威胁我们的聊天方式,更威胁我们的工作机会,甚至让我们担心人类从此将被自己创造的却不为人知的力量所操控。全世界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生态可能都面临重塑,对教育造成巨大的冲击,人类社会可能面临颠覆性变革。面对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改变,大家都很迷茫。这个迷茫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人类的。未来正在变得高度不确定和不可知。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人类聊天的“铁三角”关系变了,变成了ChatGPT内化的强大武器,凡是与三大要素有关、在“铁三角”基础上运行的事,它都可以替代,且与人相比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可能性更多,选择性更宽。

就教育而言,挑战已到,未来已来。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教育突出的特征,一个是知识分工基础上的学科式构架,一个是相对稳定通约的知识传授,一个是适应工业化时代的分级分班教学。这三个特征对应的领域,恰恰是智能化的ChatGPT首先要替代的领域。有一些具有规律性的趋势已显露端倪——凡是可以通约的事,凡是相对稳定的事,凡是能标准化的事,都会被ChatGPT替代。看看,这个事够大吧?这是天大的事啊!

面对挑战怎样应对?我们的教育还能沿着过去数百年走过的路,轻车熟路地实现现代化吗?我们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的孩子将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学习,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们怎样打造未来的教育格局,建设教育强国?对此我们还没有办法作出准确预测,但变化已经发生了,应对已经起步了。根本遵循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坚持”重要论述,可能的选择和路径就藏在聊天“铁三角”和现代教育三大特征中。具体地说,就是自然语言是人的语言,在人机结盟领域加强语言学科教学和建设,把对自然语言的发展权、控制权、引导权、变通权、赋能权牢牢掌握在人的手里;打破学科分界和知识领域,在横断学科、交叉学科、复杂学科、生命学科等方面重构相对动态和能够自组织、自调整、自适应的人类知识体系;与此相适应,要改变分科分级分班的教学模式,让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平台推荐式教学、走读选题式教学成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是人类的特权,机器是人类的学生,未来的世界是以教育为基础的世界。

未来教育要坚定对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认识

ChatGPT不仅仅是聊天,聊的是世。世是世界的意思,对话聊天,一人一宇宙,一句一乾坤,一个故事就是一个世界,一段聊天就是一条河流。宏大的、遥远的、神秘的,好聊;微观的、日常的、具体的,不好聊。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此言一出,哲学变性,人类精神殿堂多了一种实践课堂。不论解释世界还是改变世界,就人及其活动来说,其实都是一种对话,一种聊天。解释是口谈笔谈,现在又有了机谈网谈;改变是手谈力谈,现在又有了仿谈智谈。在解释中改变,在改变中解释,谈天说地,战天斗地,好不热闹。

我们每个人都对世界有一个总体的看法,都在从事某个方面的工作,前者属于解释世界,后者属于改变世界,都是对话聊天。所以每个人其实都是哲学家,都在以自己的理解解释世界,又在以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在现代社会,人们解释世界的观点和改变世界的能力都来自教育以及人的自我学习。由此可见,教育就是一种教人怎么对话聊天、怎么改变世界的事业。

对话聊天、改变世界要用到工具。有两类工具,一类是天然的,一类是人造的。前者是人从自然界得到的器物和人自身拥有的器官。后者是人为的或者是仿生自然物种而造的,或者是人自身的器官和能力经外化延伸而造的。前者是自然的、本体的,后者是人为的、衍生的。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看,教育是综合利用这两类工具来培养人的事业,两类工具的演化史就是教育的发展史。

由ChatGPT带来的对教育的疑虑和担心,实际上是两类工具在教育过程中耦合不够的问题,是工具演化进程中人对技术、技术本质和人的主体性、人类本质的认识发生动摇、偏移的问题。人造的强大了,达到并且超越了自然的无法到达的深度广度高度,因此动摇了人的自信,偏移了人对自身的认识,使得人外化的能力反过来威胁人自身,这才是最可怕的。ChatGPT带来的现实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进行破解。

面对ChatGPT对人力的取代、对人心的扰动、对创新的推动、对秩序的搅动,我们的孩子将怎样学习,学习什么,怎样生活,靠什么生活,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努力探索。对这类问题的解释和回答,要沿着对人的本质的探究、依据人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展开。未来的教育应该是这样:人外化了哪些器官,就要教学生学会外化的原理和操控这些器官的本领;衍生了哪些能力,就要教学生掌握衍生的规律以及怎样用好这些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把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放在关键位置,教育学生坚定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认识到人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存在,所有的机器都是人的产物,从而机器的行为都是人的行为,任何工具都是服务服从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是全部,机器是局部。因此,要教会学生理解先哲特别是马克思深刻揭示的关于人的异化理论及其克服异化的方法和途径,掌握认识和化解风险、转化不确定性的本领。

教师则要牢记三点。一是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教师都不能制造认识恐慌,“传道授业解惑”依旧是教师的天职。二是无论出现什么样的颠覆性变革,教师都不能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要坚守科学精神,与时俱进更新知识体系。三是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教师要牢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教会学生首要的是认识人,认识自己。总之,就是做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大先生”和“四有好老师”。

在给学生讲授智能化概念时,教师要突出人工智能的本质规定,勿忘其“人工”属性,“人工”二字不能丢,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删去。归根结底,人才是最伟大的!

未来教育要解答智能化给人类带来的时代之问

ChatGPT不仅仅是聊天,聊的是道。“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古训。聊天实际上聊的是天后面的那个东西,古人把它叫作道,近现代人把它叫作规律。韩愈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个说法教育人都认可且遵循。这就表明,教育是传道的,各种学科都是讲道的,讲的都是自然演进的道,是社会发展的道,是工具理性的道,是文化传承的道。有了教育,道不远人,所以教育才成为人之先者、业之贵者、国之大者。

ChatGPT的出现,并没有打破这个格局,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为道的实现形式、道发挥作用的条件和方式已经变了。如ChatGPT巨大的数字规模,使得它能更加综合地描述这个世界,发现世界新的性质和特征,解释存在的各种结构,从而发现新的功能。如ChatGPT利用自然语言的上下文关系,按照输入指令产生输出的学习分析机制,使得它能更加深入地解析事物,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发现事物的新特点新表现新问题。如ChatGPT在巨量的数据融合处理中,有可能重新认识和定义数字之间的各种关系,构建新的编码解码和输入输出关系,在各种元素的相互交叉中发现新的力学结构和存在方式。如ChatGPT的特殊学习方式和计算能力,使得它有可能对事物发展的方向、方式和未来演进作出预测。这些都表明,ChatGPT在发现规律、认识规律、运用规律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它本质上是人的智能的外化,是人的智能在机器形态上的规模化聚集、规模化运作、规模化反应,是人赋予机器的,不是机器固有的。因此我们可以且必须明确的是:ChatGPT是人造的,它的能力就是人的能力,而且仅仅是人外化了的一部分能力而已。它带来的挑战其实是人自己给自己出的问卷,方程还得人去解,而且一定是有解能解的。未来的教育要为解答这个历史之问、科学之问、人性之问、本质之问作出贡献。但是解这个方程,在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建构上,要加大价值之学、伦理之学、智能之学、工具之学、结构之学,以及交叉学科、横断学科、机器逻辑学科建设的力度和比重。

本文摘自《人民教育》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41082.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