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展示 | 天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天津大学远程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探索
作者:    浏览:12982

天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天津大学远程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探索

摘要
我国从1999年开始在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以来,远程教育蓬勃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终身学习需求。现代远程教育应充分体现在职人员学习特点与社会需求。天津大学远程教育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遵循教育规律,以现代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坚持立德树人,重新凝练“够用够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3维度21要素”人才培养标准,探索出“三系统一平台”的人才培养路径,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创新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素养,多途径大力营造和形成浓厚的终身学习氛围,在培养过程中系统开展远程教育学生思政工作,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案例亮点
天津大学远程教育经过18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涵盖“够用够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3维度21要素”人才培养标准和“三系统一平台” 人才培养路径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够用、综合能力够强、具有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制定了涵盖知识、能力和素质“3维度21要素”的天津大学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探索出包含知识优化系统、能力强化系统、素质提升系统和远程教育环境支撑平台的“三系统一平台”人才培养路径,推出了三项改革、两项计划和两项工程,保证育人质量。

一 项目背景

1998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同志曾对这一概念作出过阐述,他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我国从1999年开始在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以来,远程教育蓬勃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终身教育的个性化需求。不同教育形式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远程教育的育人模式存在简单照搬全日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象,对远程教育应该如何培养人定位不准确,未能充分体现在职人员学习特点与社会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发展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组成部分,需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 项目具体实施过程

1 天津大学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现代远程教育培养的学生以在职不脱产业余学习为主,其目标定位既要坚持高标准,又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突出为区域经济服务培养适用人才的特点。天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在多年远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以现代教育理论、远程开放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坚持立德树人,重新凝练“够用够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3维度21要素”人才培养标准,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问题。

现代远程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的方法涉及四个方面。第一,培养内容,主要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第二,培养条件,主要包括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基于网络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平台;第三,培养方式,主要指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等;第四,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天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围绕人才培养标准,参照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探索出“三系统一平台”人才培养路径。

“够用够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3维度21要素”人才培养标准和“三系统一平台” 人才培养路径共同组成了天津大学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图1 天津大学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 天津大学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

(1)重新凝练天津大学远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梳理总结大量国内外资料,广泛调研考察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一流大学,向40多家大中型企业单位、教师、在校生、毕业生等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摸清了在职学生基本特征和学习特点,掌握了企业对人才培养需求。经过论证,重新凝练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够用、综合能力够强、具有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够用”以讲清基本概念为教学重点,满足学生获得自身成长的内在知识的需求;“够强”以强化应用为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能力。

(2)制定天津大学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涵盖知识、能力和素质“3维度21要素”的天津大学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知识维度含6个要素,在强化数理化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通识教育。能力维度含7个要素,在培养基本科学思辨、沟通表达和实践创新等能力基础上,更强调自主获取知识的终身学习能力。素质维度含8个要素,注重培养学生爱国敬业、勇于担当、诚信友善等优秀品质,助其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探索天津大学远程教育人才培养路径

为实现人才培养标准,探索出包含知识优化系统、能力强化系统、素质提升系统和远程教育环境支撑平台的“三系统一平台”人才培养路径,推出了三项改革、两项计划和两项工程,保证育人质量。知识优化系统即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三项改革,优化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强化系统实施学习能力提升和职业能力提升两项计划,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提升系统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施价值凝塑和成才激励工程两项工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远程教育环境支撑平台含智能学习服务云平台、资源建设平台和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为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保障。

三 取得成效

1 思政教育效果好

在培养过程中系统开展远程教育学生思政工作,使学生政治思想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工作动力更足,社会责任感更强。鼓励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创新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素养,多途径大力营造和形成浓厚的终身学习氛围,使“终身学习”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几年来,涌现出了薛敏修、王红刚等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终身学习典范。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微言教育等官方微博和微信对81岁毕业生薛敏修同学的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仅人民日报官方微博1月31日的报道阅读量突破10万+,转发5478条,评论5337条,点赞77192条。

2 人才培养质量高

先后与中核集团、中国移动、富士康科技集团、深圳市总工会、天津市物业管理协会等4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累计培养在岗职工一万余人。自2008年与深圳市总工会启动战略合作,创立“圆梦计划”职工教育品牌,帮扶优秀贫困职工、农民工在职深造。培养的学生中涌现出了十八大代表、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尤立红、徐文华、张兵兵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戴景明、张勇等一大批优秀工作者。如大港油田优秀职工班毕业生尤立红,利用所学知识先后解决各种生产难题80多个,技术革新15项,累计创效达数千万元,中央和天津市有关领导对尤立红班组给予了高度评价。

3 教学研究成果丰富

研究和讨论远程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实现方法,对我们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性提出天津大学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将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以此为研究基础,完成的《基于终身学习的远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与实践》获得2018年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该成果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我院在人才培养标准、校企协同机制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为远程教育以质量提高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提供了天大范例。

四 案例启示

天津大学远程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目标和标准为核心,将培养路径中的各要素有效组合,重点突破,逐一落实,确保育人质量。

1 加强理论研究,明确“前提”。成立教学研究部门,开展全员研究工作,将开放教育、终身教育、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等现代教育思想渗透进模式的各要素,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

2 围绕培养目标,把握“核心”。围绕培养目标构建教学环境,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过程,落实教学环节,保证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培养过程的统一。

3 强化资源建设,夯实“基础”。主动更新教学计划和内容,大力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不断完善学习管理服务平台,为人才培养工作奠定物质和技术基础。

4 改革教学模式,突出“重点”。转变教师的职能和角色,真正做到导、学结合,师、生互动,主体、主导作用协调发挥,并以教学模式改革带动其他教育要素的改革。

5 健全学习支持服务,强化“关键”。系统协同,部门合作,全员参与,为学生学习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优质高效的支持服务,确保远程学习的顺利进行。

6 规范过程管理,落实“保障”。以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为基础,以教学过程有效控制为重点,狠抓各项教学管理、监控措施的落实。在完成经常性管理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教学检查、教学评估、年报年检等工作,开展“教学及管理质量年”、毕业生追踪调查等活动,确保人才培养工作健康、规范、有序地进行。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21262.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进入产品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