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展示 | 北大国培山西工作坊项目示范县案例:依托国培,立足本县,完成“造血式”的培训
作者:    浏览:12741

依托国培,立足本县,完成“造血式”的培训

2015-2016年北大国培山西工作坊项目示范县案例

摘要
2015-2020年的“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乡村教师培训,培训管理重心下移,关注项目能为地方留下什么以及项目结束之后地方怎么办的问题。本文案例是2015-2016年间北京大学在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实施的国培工作坊网络研修项目,北京大学因地制宜的培训方案设计、各阶段明确的教学活动推进、操作性强的线下研修要求,清徐县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用心组织,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线下研修模式,参训教师对培训特别是线下研修活动反响热烈。清徐县四个“一”的做法是后续培训持续良好运转的“源动力”,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蜕变,本案例也为其它院校和项目区县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案例亮点
本案例的最大亮点在于依托北大国培项目,清徐县按照北京大学设计的总体培训实施方案,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工作坊线下研修机制,即四个“一”:组建了一支接地气的专家团队,明确了一个主题培训模式,设计了一张学情反馈卡片,建立了一套管理流程程序。四个“一”工作机制保证了项目县后续常态化培训的持续良好运转,解决了项目结束后项目县教师专业成长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案例背景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同年,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国培计划”重心下移至项目县,目标在于解决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自“国培计划”实施以来,北京大学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号召,支持国家战略,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特长,积极投身“国培计划”事业。自2010年至今,北京大学国培团队一直在研究、探索、创新有效的培训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师研训体系建设,力求为一线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带来贴近需求、真正有效的培训。

2015-2016年,北京大学承担了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的国培工作坊项目,项目于2015年10月正式实施,2016年5月结束。项目设置初衷是依托区县及工作坊主持人,利用网络研修社区,组建教师工作坊,旨在提升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打造区县培训团队,建立骨干引领全员的教师常态化学习机制。在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清徐县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老师们普遍反映收获良多,教学观念得到更新,教学技能得到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特别是对线下研修反响热烈。本案例将提炼总结北大及清徐县在项目中的具体做法与经验。

二、北大顶层设计

(一)基于需求,因地制宜,确定培训方案

清徐县为山西省太原市十区县之一,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19所,学生约34000人,教职员工3600余人。农村小学规模相差较大,且呈分散格局分布,全县99所小学中,100人以下的学校就达41所。近十年来,与周边地区相比,清徐县在基础教育方面发展相对滞缓。北京大学国培团队在实地调研中了解到清徐县的基础教育实际情况、教育局领导下决心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决心,以及当地教师的普遍需求:希望培训对教学有切实帮助,希望将培训与日常教研有机结合起来。基于此,北京大学国培团队为项目制定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研修、分地区分学科进行线下研修的方案,让培训走进课堂。

(二)基于项目,围绕目标,制定教学活动

工作坊项目着重要打造区县培训团队,培养工作坊主持人的信息技术能力、工作坊主持能力、资源的生成和创造能力,为他们提供从默默无闻、跨越优秀再到达卓越的发展平台。基于此,北京大学国培团队为工作坊主持人设计了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

表1工作坊主持人研修活动设计

(三)基于线下,重视实效,让线下与线上联动

为了让线下研修能够真正开展并达到预期效果,北京大学国培团队制定的实施方案为:北大联合工作坊主持人和教学专家,以工作坊主持人为主组织活动,带领本地区本学科的工作坊学员,开展同课异构、示范课、讲座、集体研讨等线下活动。每个学期安排2次,共安排4次线下活动。

为责任到人,在项目设计阶段,北大将工作坊主持人划分为坊主组长、坊主和主持人三类角色,并对他们在线上和线下中要承担的职责进行了说明。见下表所示:

表2工作坊主持人角色分工表

在第一次培训者集中面授时,北大国培团队向所有工作坊主持人说明了本项目的活动设计思路,以及线下活动中各角色的职责,并确定了坊主组长名单。在第一次线下活动开展前20天,在平台上对活动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提供“线下活动计划”模版,要求坊主提交计划。北大将汇总后的线下活动计划发至地方教育局,以便得到当地支持。之后每次活动都是如此实施。

每次线下活动都要求坊主及时提交线下活动资料,以便北大及时了解各坊活动实施情况。每次线下活动都经历一轮:问题预设-网上预热-研修主题选定-研修计划下发-活动开展-成果上传至平台-跨区分享,真正让线下与线上联动起来。

三、清徐县的做法与经验

(一)营造氛围、达成共识,将国培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2015年,清徐县教育系统全面审视分析了本县教育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的工作方向: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最根本措施,确立了“借国培平台,办清徐实事”的工作思路。先后通过校长会议、分管教学副校长会议、工作调研座谈等多种形式,统一了全系统的认识,让所有校领导认识到重视国培就是重视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保证了国培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整合资源、顶层给力,开足马力为“国培计划”保驾护航

为了使国培项目落地生根,清徐县将教科研中心、师训科、进修校、电教馆按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构想思路进行了功能整合,成立了“国培项目”领导组,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局长牵头,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统一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和资金管理,形成工作合力。在线下研修中,从计划制定、模式确定,到专家选择、过程指导等方面都是大政共议,齐心协力。同时还成立了由六人组成的国培办事班子,对有关科室进行实质性合并,正式成立“清徐县教师发展中心”。

(三)精选骨干,组建团队,保证教师工作坊的质量和实效

根据省厅安排,由教科研中心推荐各学科业务骨干担任坊主和主持人,清徐县挑选了教学水平高、乐于奉献的坊主和主持人各12名,选拔年轻、积极上进的中小学教师200名、幼儿教师50名参与到工作坊研修中来。挑选的教师参与热情高,坊主和主持人业务水平高,组织能力强,为扎实开展工作坊线上学习和线下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用心组织,摸索模式,让教师工作坊在乡村教育中出彩

清徐县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按照长计划短安排的原则,突出了一个“实”字。县教育局派了4名进修校老师督促学员线上学习,针对北大每周学情通报中的学习进度落后学员,及时通知学校和学员本人。此外,特别注重探索教师线下研修的常态化模式,培养县级骨干培训团队,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1.打通项目,统筹安排,让培训落地生根

根据北大安排,清徐县12个学科的线下活动共进行了四次,分别是2015年12月3日-10日,2016年的1月3日-8日,2016年3月22日-25日,2016年4月26日-29日。

每次线下活动前,“国培项目”领导小组召开专题联席会议,一起研究,针对本县教情,确定培训学校、培训方式、专家组成、过程性组织、后勤保障等一系列工作,并在全教育系统行文。很多决定都在讨论中产生,例如:为充分整合和利用资源,将送教下乡、工作坊线下活动进行统筹安排,既让教师享有足够多的资源,也利于形成大教研的培训格局。活动前一周,再召开全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一是进行再动员,克服人员思想障碍;二是检点培训点工作安排,强调纪律。

2.精准定位,扩大受教群体,让广大教师受益

为了让“源头活水”流到最干涸的土地,清徐县摸准“脉搏”、精准定位,面授地点放在镇以下的村,选取了地处偏远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培训教师吃在农村学校食堂,午休在农村学校教师宿舍。

在参训学员选派过程中,清徐县秉着自愿参与和行政推动相结合的原则,既遵循教师自己的意愿,又有培训指标任务分配。除了项目学员,鼓励各学科年轻老师参加听课研讨,很多学校主动出击、自动加压,基层校长教师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来参训的教师远远多于培训任务指标。

3.围绕主题,多层互动,促使教师深度参与

培训内容和形式上,由工作坊主持人设计线下活动主题,围绕主题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每个学科每次线下活动一般为两天时间,教学流程为:教师展示课+工作坊主持人示范课+专家示范课+专家评课+专家讲座。每次线下活动,都邀请了省级、市级、县级名师作为教学专家引领教学,同时增设了基层教师评议专家的环节,以便今后在聘请专家时做到有的放矢。

每次活动结束,工作坊主持人回教育局汇报线下活动的得与失。活动的实施以及总结反思既培养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又能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做好工作的责任心。

图2清徐县工作坊项目第三次线下交流汇报会合影

4.以反思促成长,关注长效教研,重视线下研修实效

组织实施线下活动时,清徐县始终关注学员在活动中的收获和反思,关注长效教研,体现在以下方面:

(1)落实“以反思促成长”。活动开展过程中,让每位老师提交评价反馈卡,概括活动内容、收获和建议,通过引导老师反思,进而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

图3 清徐县英语学科学员提交的评价反馈卡

(2)录制光盘以进行后续校本教研。每一个学科的线下活动,县教育局都安排有摄像人员拍照或全程录制活动过程,还将精选出的培训课程制成光盘免费下发全县各学校,作为学校进行校本研训的课程资源,使未能参加活动的老师也能从中受益。

图4 清徐县物理学科线下活动视频录制截图

四、培训的成效与反思

4次线下活动中,清徐县参训教师达2400多人次,96位县青年骨干教师做了示范课,42位参加置换脱产研修的老师和54位来自省市教学一线的专家与本县教师同课异构、评课研讨,并围绕主题做深入的专题讲座。这种培训模式让老师们从课堂设计理念、引导学生的方法、突出重点难点的策略、课堂师生互动的生成、点拔升华的功底等各个细节亲身感受到了什么是精彩的课堂,知道如何去改进。工作坊主持人作为整个活动的组织者、主持人和参与者,在线下活动中个人组织能力、主持能力、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总之,工作坊线下研修使乡村教师以看得见、立竿见影见成效的方式感受到培训带给他们的满满收获,打破了乡村学校封闭办学的格局,激发了教师求知上位的潜能。

综上所述,清徐县在教师工作坊线下研修中的做法可以归结为四个“一”:

——组建了一支接地气的专家团队。专家出彩和“够得着”,老师受益,这是线下交流活动见效的关键,也是工作效果的倍增器。

——明确了一个主题培训模式:实践证明,“围绕主题进行示范课同课异构-互动研讨-专题讲座-教研员总结”的培训模式,这一模式深受一线教师好评。

——设计了一张学情反馈卡片。听课教师进门领取,活动结束,认真填写收回,既能了解当天活动效果,又能统计培训人数,还了解了教师对授课教师的评价,一举三得。

——建立了一套管理流程程序:工作坊主持人设计和主持活动–县教研员点评–进修校教师考核管理–工作坊主持人总结汇报。这一线下交流活动的运行机制,使活动组织井然有序,深受基层好评。

这四个“一”是促使后续培训持续良好运转的“源动力”,通过实践检验的这套培训运行机制促使清徐县完成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蜕变。项目达成了预期目标:提升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打造区县培训团队,建立骨干引领全员的教师常态化学习机制,为地方留下了一套发展本地教育的运作机制。笔者希望本案例能为其它培训院校和项目区县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15826.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进入产品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