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专业课混合教学模式初步实践

项目名称

基于互联网的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专业课混合教学模式初步实践

牵头单位

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

单位地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新兴街南二巷69号

项目简介

借我校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契机,学校投入500多万元建设数字化信息平台,为该项目启动和推进提供了基础和保障。该项目于2014年12月底立项,经团队3个多月构思与设计,2015年3月正式启动。通过近半年实践改革,我校开发了30余门独具体育运动学校特色的专业课网络课程,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混合教学实施创建了浓厚教学氛围。为进一步加快和提高学校混合教学推进步伐与实施效果,项目组对混合教学实施过程与教学程序进行提升凝练,形成了基于互联网混合教学典型案例,为学校全面实施混合教学,提供可参考资料,与此同时学校还组织教师参加市职教中心举办的网络课程建设成果、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和说课等比赛,均获良效。18名教师参加全市职业教育高效课堂展示与交流,将改革与研究成果推向其他职业学校。

项目负责人:张雅茹

项目背景

一、社会需求和国家发展政策的引领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各级各类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样一个教育信息化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利用互联网平台,打破时空局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教育的发展之需,大势所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的颁布与实施,为中等职业教育描绘了宏伟的改革发展蓝图。《自治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和《自治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颁布,为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支撑我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注入了鲜活的动力,也为我校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更为该项目的研究和推进增添引擎,保驾护航。

二、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目标的趋势

作为体育类中职学校,我校与2013年4月17日被国家三部委正式批准立项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学校之一,成为全国226所运动学校中唯一所被三部委批准立项的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历经两年的建设期,学校积极推进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完善内部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内涵建设明显提升,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青训处郭振明处长在我校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成果论证会上说:“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是全国226所运动学校唯一一所国家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性学校,在两年建设中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且编制出版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是全国运动学校的首例,填补了全国运动学校多年来的空白,起到了标杆的作用。”创新是为了改革,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示范校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契机,也是发挥学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新起点。作为国家级示范校,如何运用建设成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探索符合现代教育和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是建设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开展的确为传统学校教育和网络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程度的优化教学,将信息技术与日常的学科课程教学整合,是当前进行教学改革并改革教学结构的突破点。混合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实践是进一步推进学校改革,提升办学质量,凸显办学特色,发挥学校社会服务功能的落脚点。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后示范校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引领、示范、辐射的作用,我校根据《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1]202号)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3号)》等相关政策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专业属性,学生特点,借助学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开发建设了30余门网络课程,并推行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旨在形成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独具课程特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既可以通过课堂进行教学,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学,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对于学校来讲,混合式教学是教育教学更加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未来方式之一。

三、教学改革和课程发展的需求

随着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修改与完善,我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改变,具体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小学体育教师,以中高职衔接培养方向的中职阶段课程结构,另一部分为国家、自治区优秀运动队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培养方向的课程结构。开设课程设置分为文化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选修课,其中开设38门专业课为我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服务。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学校根据教学实际,借助学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进行了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采取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步实践,研究得出结果:教学效果改善显著,教学质量提升明显。这充分证明混合教学是我校专业课教学进一步实现课程发展现代化、信息化、规范化,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有效手段,是我校教学改革与课程发展的需求。

项目实施具体情况


项目成果

一、实施效果

(一)课程建设的突破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所学校与时俱进、服务社会的内涵建设工程,对于我校乃至全国体育运动学校来讲,都是新鲜事物,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更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其难度和艰辛可想而知,但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外引内动”有力的推动了我校网络课程的开发建设,并借助网络综合学习平台,使得我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趋于全面和完善,有效实现了我校课程体系建设在同类学校中“疆内一流,国内领先”的建设目标。

(二)教师角色和能力结构的突破

混合教学的实施,使教师的角色与能力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执行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的角色比较单一,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是学科内容的权威人物。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新技术、新理念的出现往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既有传统教学环境下的角色特点,又有网络教学环境下的角色特点。在混合式教学的不同模式中,教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具体体现如下:

(三)学生角色和学习动机的突破

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使得学生从教学的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学生学生兴趣和学习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提升显著,就以实施混合教学的健美操普修课为例,期末结业成绩合格率为100%,85分以上占40%,具体表现如下:

(四)课堂的突破

就以健美操普修课为例,实施混合式教学后,课堂出勤率、学生参与度、学习热情、师生互动等方面均发生了发生了明显变化,促使课堂氛围得到的显著改善。

总之,通过该项目的推进,使混合教学进入我校部分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自主、互助学习成为课堂的常态。网络课程平台的建设与完善,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使教学资源不断扩大优化,内容很大程度的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拓宽了学习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师生、同学间的交流与协作的次数,促进师生角色转变,使课堂真正成为生命的教育载体。

二、项目研究成果

(一)参加了教育部“十三五”职业教育信息化规划纲要战略研究项目《教育信息化对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及发展方向研究》课题,撰写提交了《新疆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调研报告》;参与了子课题《技术促进职业教育改革案例的标准》的研究,并撰写提交了《互联网+健美操普修课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典型案例。

(二)《市体校健美操普修课混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成功申报立项为乌鲁木齐市教育规划研究课题。

(三)撰写制定《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课程建设培训手册》教师培训校本教材。

(四)撰写了以健美操普修课为例的混合教学实践典型案例——《互联网+健美操普修课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五)被邀参与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第二十届“清华教育信息化论坛会”——接力在线教育,推进院校混合教学改革主题会议,并就《职教信息化现状及市体校信息教学探索》进行了现场汇报与交流。

三、体会与思考

(一)我校专业课混合教学模式的初步实践,大幅度的提升了任课教师的信息素养,进一步促进了业务能力的提升。在后继实施过程中,以健美操普修课为典型案例,继续深化网络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并推广应用。

(二)我校专业课混合教学模式的初步实践,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促使学生从被动参与课堂转变为主动参与课堂。在后继实施过程中,以健美操普修课为典型案例,增强学习评价与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拓展学习资源。

我校部分专业课程借助学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行了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形成了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独具课程特色的“互联网+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既可以通过课堂进行教学,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学,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在后继实施过程中,将工作重点放在推广应用和教学管理上,致力形成一个有教学交互、教学评价、教学管理体系完备的混合教学保障体系。


联系我们 | 网站动态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中教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