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耀坚

刘耀坚,本科学历,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校长,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擅长于教育教学管理研究,担任校长以来,学校高考成绩连年跃升,办学层次与文化内涵不断提高。多年来,深入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的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四个省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省级立项重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共享研究》及《创建高效的心育模式,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的研究》等课题的研究。目前担任国家级总课题《实施新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试验研究》课题组组长。长期的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使得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较大提升,先后在省部级教育期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多篇。如论文《“理念”昭示教育哲学 “行为”外化文化内涵》及《破解心结找出症结打造现代高效课堂》等文章,在“第十三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办学思想论坛”大会上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并分别在《广东教育》和《中学生报教研周刊》学术期刊上发表。另外,关于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的论文“技术改变教育”也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曾获“清远市优秀共产党员”、“清远市模范教育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十多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教育信息化、在线教育领域突出工作

清远市第一中学,是广东省教育厅授牌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如图:目前,信息化课堂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常态。在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学校充分认识现代电脑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作为本项目的负责人,对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引入教育应用于课堂,对教育的变革作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从2000年开始,就协助当时的校长全力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工作。学校在资金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仍然重视着力打造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一是对全部课室及各功能场室进行信息技术改造;二是建成覆盖全校全域的校园网;三是组织教师全员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四是引导全校上下全力推动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的应用研究。通过一年多时间的推进,使课堂教学及政务、教务、财务等工作的信息技术应用常态化,从而完成了本校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工程的1.0版。

从2006年开始,全面升级信息技术应用工程建设。刘耀坚同志充分利用担任常务副校长、主管教学工作的行政角色,着力抓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形式多、范围广、层级高的各种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培训,如动员教师全员参加因特尔未来教育系列课程培训,不同层级的课件制作技术培训及学科网站、资源网站制作技术的培训。同时,亲自参与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技术教育课题研究与立足校本、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开发的研究。引领全校兴起轰轰烈烈的教师个人教学课件比赛、科组的网站比赛、网络赛课等活动。其本人亲自主持并完成了(在2007年7月—2010年6月)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省级立项重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共享研究》的研究。该课题研究报告材料6万余字,建成网络信息教学资源库1000多G,资源库栏目如右图:其中拥有古今中外名著电子图书12万部篇,拥有中国建国以来至2009年6月的法律文规库一部,古今中外著名音乐库一部、古今中外著书法、美术库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电影音像库一部,及其海量的其他教育教学电子资源。该课题在2010年6月25日的现场结题验收大会上,在全市教育同行的见证下,被广东省信息技术课题验收课题组专家成员(九位专家)一致评议为“优秀科研成果”。附右图。其成果曾代表清远市人民政府的信息技术建设与应用研究成果到教育部于2013年9月在深圳举办的“全国信息技术建设与应用研究成果展演”会展演。得到了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中央电教馆副馆长王晓芜及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等主要领导亲临展台参观展演并亲自试用,成果的含金量得到领导们的充分肯定。如下图。从而构建出本校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工程的2.0版。

2010年9月,刘耀坚同志担任校长及党委书记,主持全面工作。根据清远市委市政府关于中心城区学校布局调整部署,在2013年本校要从老城区整体搬迁,另建新校。在学校整体搬迁需重新进行新校网络信息技术工程建设,借助此契机,学校按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重新规划信息化、数字化校园的工程建设。2013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办学,数字化校园得以实现。目前具备完善的校园局域网系统、课室多媒体教学平台及电脑室与语音室教学系统、视屏点播教学系统、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网上阅卷测评系统、校园广播系统、网上电子巡考系统、校园电视台系统、学校政务教务财务与图书资料管理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及教师人手配备一台手提电脑。至此,已建成了有真正意义的信息化校园和数字化校园,打造出本校的校园信息化工程的3.0版。现在,正向深层次应用研究、文化与教育资源的综合开发及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课题研究等方面开发。本校的校园网络及基于网络环境的电子资源库,已成为当地的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地社区文化创设、教育科研、资料查询的重要平台,为当地文化建设、教育教学研究、课堂教学应用、学生全时空开展学习提供智力支持与活动平台。

联系我们 | 网站动态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中教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