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教务处处长专访 | 中国计量大学教务处处长孙卫红:改革开放42年,中国计量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奋进史
作者:    浏览:14007

全媒体视角

中国计量大学成立于1978年10月18日,作为全国计量教育最高学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应运而生,伴随着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前进,是42年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同行者。42年里,中国计量大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完成了自我革新、自我发展和自我飞跃。

中国计量大学教务处处长孙卫红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计量的作用和意义已日益明显。中国计量大学成立于1978年10月18日,作为全国计量教育最高学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应运而生,伴随着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前进,是42年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同行者。42年里,中国计量大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完成了自我革新、自我发展和自我飞跃。近日,中教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中国计量大学教务处处长孙卫红,就产教融合、教学改革、未来规划等进行了交流。

与改革开放同步,开启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先河


中教全媒体: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本科院校,请
介绍诞生背景、发展历程?

孙卫红: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1978年由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杭州计量学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2017年成为省部共建大学。


中教全媒体:中国计量大学获得全球首届唯一的“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学校在标准化高等教育方面有什么优势?

孙卫红:学校秉承“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校训,坚持“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适应质量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2009年申请创办全国首个标准化工程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011年在全国率先创办“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2014年设立全国首个“质量科学与标准化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开启了我国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先河。

2018年学校发起成立全球首个“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与捷克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学共建具有标准化学科特色优势的孔子学院,致力于打造标准化教育与研究的中国方案、中国素材和中国样本。2019年12月学校作为牵头单位,与国内6家建有标准化工程专业的高校奠定“全国标准化教育联盟”,实现标准化教学和学科建设共享。

学校目前拥有ISO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教育培训基地等高水平标准化人才培养基地。

多措落实产教融合,孕育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中教全媒体:学校以培养适应质量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培养模式上有什么特点?

孙卫红: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具有牢固质量观念、明确标准意识和较强计量能力,能支撑和引领计量、标准、质量、检验检疫等领域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借鉴了国际国内一流人才培养经验,以生为本,构建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求创新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鼓励各本科专业开展“四新”不同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模式、个性化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改革推广海克斯康班、广电计量班等校企融合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标准化工程、知识产权等专业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培养模式,实施特色人才培养。

中教全媒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高校要“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校是如何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

孙卫红: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开放性的实践育人体系,把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创业实践等有机结合,增强学生劳动意识,系统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所有专业至少开设一门与专业教育融合紧密的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充实“创新创业基础”等校文化素质选修课程;丰富创新创业类课程资源;建设、用好创新创业在线课程。

二、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校以“一专一赛”、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新苗计划、开放实验项目等为抓手,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创业竞赛和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健全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及成效评价体系,优化创新创业培育环境及配套政策。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和孵化平台,加强对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中教全媒体:在新形势下,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成为高校发展的重点,学校在产学研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孙卫红:产教融合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根本要求和有效途径。我校在产教融合上的主要举措有:

一、与行业知名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生按照学校培养计划安排,在规定时间段进入企业实习,取得证书或培训课时量完成实习。

二、成立以企业命名的教学班。把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组合为一个实习单元,与企业合作开展职业技能与态度、人际交往技能、工程师的角色与职责、工程系统设计和运作等方面的培训。

三、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共同组成指导教师组,学员在规定时间段进入实验室学习(讲座+理论授课+上机实习)。

四、设立以企业命名的奖学金。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青岛)有限责任公司、歌尔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迈伺特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在我校设立奖学金,奖项遍布各学院,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五、改革教学模式。建立以讲座(企业讲师和企业顾问)+理论授课(企业讲师和学校教授)+上机实习(学校方,联合实验室)+实习(企业方,实践教育基地)的稳定的教学模式。

六、建立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选送青年教师进入实践基地学习和培训,增加企业方的培训工程师,形成稳定的师资培训基地。

学校始终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意见精神,主动适应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对人才的新需要,建立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融合、深化协同育人,全面开展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

一、以省级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十三五”期间,学校获批立项建设“中国计量大学—海克斯康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和“中国计量大学新材料计量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基地”两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人才培养类示范基地)。学校将以两个省级示范基地为抓手,继续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加强经费配套和政策支持,在建设实践中深入探索和总结推进产教融合、深化协同育人的方法和经验。继而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在全校推广成功经验,引导各学院、各专业因地制宜开展产教融合,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加强专业、产业协同育人,逐步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打造一批优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继续积极拓展多方协同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力推进与企业共建合作共赢的实践教育基地。学校现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和各级各类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19个。学校将在国家级、省级实践教育基地的基础上,遴选、打造一批行业特色鲜明的优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鼓励以引企驻校、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行业骨干企业、行业协会和产业园区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名师工作室、创新实验室等集教育、培训及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实践实训平台,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三、以点带面,推动所有理工科专业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建设。学校已形成由1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组成的产教深度融合示范集群,涵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质量管理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5个学院的十余个专业。同时继续推广海克斯康班、广电计量班等校企融合联动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推进标准化、知识产权等专业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培养模式试点。学校将通过加强上述产教融合示范平台和相关专业的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学校全部理工科专业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探索与创新。

推进国际化办学,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中教全媒体: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学校在本科生国际教育上做了哪些工作?

孙卫红: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与美国、英国、新西兰、德国、法国、捷克、澳大利亚、加拿大等60余个国(境)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友好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学位联授、学分互认、短期交流、专题学习、实习实训等形式多样的国(境)外交流学习项目,十三五期间学校累计派出学生近1000人。学校与新西兰、英国高校举办2项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国际视野得到拓展,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明显提升。

中教全媒体: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了全球首个“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联盟成立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

孙卫红:教育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是改革开放中“开放”的应有之义。在推进国际化办学中,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浙江省和学校的发展需要,凝练计量、质量、标准化的办学特色,坚持走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办学之路。学校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2018年5月20日我校牵头成立全球首个“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开展标准化教育国际领域交流合作,为标准化事业发展提供研究和人才支撑。截至2019年底,已有33个国家的112所高校加盟,其中境外高校39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1个。联盟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国际合作创新平台、协作平台和示范平台,开展高校间标准化教育与研究的合作交流。

2018年10月学校与捷克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学共建孔子学院,2019年5月学校与捷克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学共建浙江—捷克人文交流中心和中东欧研究院;2020年6月学校与“一带一路”捷克站等三家单位合作共建浙江—捷克布拉格丝路学院。通过平台建设,强化中文教学,讲好中国故事,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践。

学校有德国萨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顿市唯一正式授权在华设立的办事处(杭州—德累斯顿联络联络办公室),开展系列中德大学生创业训练营,举办“中德创新创业论坛”,联合开展中德无人驾驶研究,推动中德高校科研合作。

主动求变迎挑战 深化教育改革开新局

中教全媒体:新的时代,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带来变革性影响,对大学培养人才提出哪些新要求?

孙卫红: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我校积极对接社会发展需要,在服务浙江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努力发挥支持作用。学校在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上紧跟社会需求变化,先后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并申报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努力为社会输出相关专业人才;学校特别重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先后投入千万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区域的整体信息化水平,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课堂、智慧校园。同时积极应对科学伦理问题带来的挑战,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责任教育、伦理教育、工匠精神、美学教育等融入专业教育,加强对学生自身的使命与价值的引导。

中教全媒体:顺应新时代发展,中国计量大学在教学上做了哪些改革?

孙卫红:一、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课程思政。我校人才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构建“三全育人”思政工作格局为目标导向,通过制度建设、政策激励、重点立项、竞赛推动、案例启发、聚焦课堂等措施,着力推动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已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双轮驱动的课程育人良好局面。学校获浙江省“课程育人”改革重点支持高校。

二、顶层设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落实“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要求,学校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依据“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出台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性意见》,着力构建了通识素质素养+大类基础素养+专业核心素养+专业发展素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平台+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

三、强化内涵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十三五”以来,学校本科专业建设以新工科、新文科等“四新”建设为指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布局,期间停招/撤销了7个专业,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4个本科专业。新增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5个省级一流专业,13个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7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形成了多学科多门类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四、质量为要加强本科课程建设。学校紧紧围绕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以教学内容优化为核心,以教学模式创新为手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强本科课程建设,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十三五”期间新增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28门,以课程建设为主线来打造“金课”。

五、坚持练好内功大力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学校积极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十三五”期间,新增1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78项厅局级以上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学校先后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中教全媒体:新时代、新趋势、新要求,学校本科教育下一步有什么规划?

孙卫红:未来五年,学校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实施意见》,聚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以培养适应和服务新时期浙江以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大质检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整体目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强化特色、注重内涵、有序发展、重点突破,求实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要从强化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入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完善教与学的评价机制,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大教育教学资源投入,充分激发师生活力与创造力,形成目标上契合学校总体发展需要、特色上反映质检领域特征、管理上融汇质检系统方法、成果上体现质检范畴内容的人才培养与发展工作思路,为学校总体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教学工作保证。

到“十四五”末,学校力争与世界1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实质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1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新增2-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的学生中实施“海外学期”计划,通过学生互换、学分互认等方式,成建制派送本科生赴海外交换学习。加强与海外高校和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为学生创造和提供更多出国(境)交流学习的机会。加大学生的派出规模,特别是加大学生赴世界名校深造的选派力度,加强本科生教育的国际化培养力度,提高学生跨文化学习研究能力和国际对话能力。力争每年外派各类学历生、交换生、交流生以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出国(境)交流学习学生的总规模1000人次以上。

沧桑砥砺,行稳致远。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同行者,中国计量大学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负建设质量强国的使命,秉承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的办学理念,弘扬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校训精神,扎根祖国创新创业的沃土,书写了爱国奉献、立德树人的辉煌篇章,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奋勇迈进。

采访报道 / 中教全媒体 曹艳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30082.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进入产品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