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邵进:江苏“六位一体”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浏览:13381

2019年11月30日,“2019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对接会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主办,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慧科集团承办,中教全媒体协办。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邵进以“江苏‘六位一体’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体系的实践与探索”为题作了分享。

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邵进

现场精彩演讲: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我今天分享的题目是《江苏“六位一体”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江苏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时代背景

为了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人才链之间有效衔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大学与工业4.0深度耦合,国务院颁布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了“健全产教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

新一轮产业革命扑面而来

新工业革命,亦称新产业革命,是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驱动,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为技术突破口,以产业变革为主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革命,将对产业升级、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这场建立在数字革命基础之上的技术革命,其主要特征是技术的融合。这些技术正给我们的经济、商业、社会和个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也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江苏新旧动能转换提档升级的迫切需求

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江苏制造业、实体经济虽然在国内较强,但从国际范围看,产业还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亟须通过高质量的发展来解决。

江苏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外有压力、内有动力

江苏是产教融合做得最好的区域之一。高校普遍利用江苏经济发达、企业资源丰富等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努力提高专业对地方的融合度、贡献度和认可度。如常熟理工学院先后创办了光伏科技学院、微软IT学院、电梯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等多个行业学院,引入行业标准,重构课程体系,积极探索“课程嵌入”“定向培养”“分段教学”“工作室模式”等合作教育模式,通过“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等“做中学”授课方式,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行业实践能力。

2010年以来,全省高校共向社会输送260余万名毕业生。2019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总人数56.2万,与去年持平,总量继续高位运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6.9%,实现总就业人数48.9万(含升学出国等),初次就业率已连续12年保持在85%以上。而且,2010年以来,江苏先后实施了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特聘教授计划、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和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等四项体现政府意志的重大工程。截至2018年底,江苏高校15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全国共通过1170个专业,江苏占13.3%,位居全国第一。

总之,江苏高校人才和智力贡献成效显著,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从国家对江苏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来看,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贡献度和影响力仍然不足。

江苏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初步体系

“机制”: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活动

为推动江苏高校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江苏省教育厅牵头与产业部门共同组织“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系列活动”。对话对接活动已连续举办五场,已成为全省高等教育系统的品牌活动,成为全省高校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

1.药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峰会

2017年12月29日,药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峰会在中国药科大学举行,来自江苏省高校、药企的300多位专家齐聚一堂,全方位把脉药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度融合、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径。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江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主持会议,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主持峰会“产教协同育人”分会场。

2.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峰会

发展峰会集中展示了江苏高校文化产业产学研融合成果,协同打造江苏文化产业产学研共生共赢平台,举行了江苏文化创意高校联盟揭牌仪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16所高校与16家政企代表分别签订合作协议,其中14个项目落户南京。

3.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全国10余家资源型城市政府、大型煤矿企业集团和相关科研院所,全省40所高校代表近300人参加活动。

4.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乡村振兴

2018年10月21日,“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乡村振兴” 活动在扬州举行。活动由省教育厅、省农业委员会和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扬州大学承办。

5.金融产学研深度融合,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2019年4月13日,“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金融产学研深度融合 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活动在南京大学举行。金融界、教育界和产业界将利用江苏金融机构与高校产学研合作联盟平台,为实体产业和金融业打造人才培养的平台,建立有效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6.对话对接活动成效突出

“平台”: 建设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

1. 政策依据

《江苏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苏政办发〔2015〕137 号)中第十一条明确,要“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组织遴选一批校内校外联动的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推动创新创业理论教学、学科竞赛、项目实践、基地建设一体化。”

2. 建设目标

力争到2020年,在全省高校建成50个布局合理、机制灵活、开放共享、特色鲜明、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省级双创实践教育中心,基本覆盖全省所有类型高校,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具有示范效应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和典型经验,开创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为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3. 建设任务

立项建设一批融“双创教学、实践训练、指导服务、成果展示、资源对接、孵化转化”内外协同的省级双创实践教育中心。根据国家和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要求,依据双创资源汇聚的区域特点以及高校办学功能与定位,支持高校联合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及企事业单位,采取“校内中心+校外基地”模式,合作共建综合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公共平台,全方位整合专业创新实验室、主题创新区、创客空间、路演大厅等校内实践教学平台,集聚利用创业园、科技园、孵化器等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专业化资源,提供开放式、公益性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场所,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

4. 建设架构

2019年,立项建设了24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构建校内中心(1个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X个专业创新实验室或主题创新区+N个其他平台:如成果展示平台、创客空间、路演中心、代理服务机构等)+校外基地(基地、孵化器、社社会众创空间、创业园、科技园、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训练实践、指导服务、资源对接、成果转化、项目展示六位一体、校内校外联动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整合学校内部资源,推动形成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导入外部专业资源,构建生态系统化的创新创业协同育人体系。

5.典型案例

南京大学“科创之星”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在“五四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整体框架下,在校企合作方面开展了系统的建设工作,与腾讯、百度、ATA公司分别共建“互联网+”研究中心、双创大数据平台、双创人才素质数据库中心,校企协同开展双创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计划”: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万人计划

1.重点任务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万人计划”自2019年实施,计划利用五年时间,面向省内高校选拔 1万名左右在校大学生予以重点培养。重点任务是“造就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平台、产出一流成果”,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内高校游学、境外高校交流访学、名企顶岗实习等方面给予政策敆持和经费条件等保障,并构建“大学生万人计划”学术训练营、学术年会、学术论坛等专属新型学习共同体。

2.具体实施

学术冬令营是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万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造就一流人才重点任务的具体实施,优先接收符合条件的省品牌专业学生参加。2019年确定25个学术冬令营项目,其中高校学术训练营13项、企业创新训练营12项。

学术训练营分为高校学术训练营和企业创新训练营:高校学术训练营侧重目标导向,主题体现学术前沿理论与研究热点,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培养学术科研能力、思辨能力,活动形式以论坛、沙龙、交流会等;企业创新训练营侧重问题导向,主题面向行业内先进的知识、产品、技术和研发体系,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活动形式为集训营、沙龙、工作坊、体验日等,充分发挥有关专家学者、企业领军人才的知识传授、学术指导、实践训练的积极性。

3.实施概况

学术训练营承办单位既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也有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2019年学术冬令营项目得到了全省各高校各专业领域优秀大学生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25个训练营全部超额报名,满额开班,参训营员近3000人。

“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1.协同育人模式更加成熟

各类竞赛是链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节点的轴线和实践育人的“立交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既是一场各高校“双创”能力的展示与比拼,更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孵育高质量创新创业项目的重要载体。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改,创新创业教育合力的形成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与宏观指导,离不开产业界和投资界的深度参与,离不开社会教育机构与创新创业联盟力量的参与,离不开校友资源的充分挖掘,离不开高校间经验成果的交流借鉴。大赛举办5年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呈现新格局:面向产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新局面初步形成,校校、校企、校所等各种渠道的协同育人模式更加成熟。

2.协同办赛机制更加完善

第一,联合各厅局和建行金融机构打造双创教育全链条服务体系。获奖项目纳入省建行、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和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优惠融资支持名单。第二,组织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洽谈会:联合创新创业载体,与创投企业、高新区等开展深度洽谈对接,促进项目孵化转化,6个参赛项目与常州科教城创新创业载体现场签约。第三,协助创业企业落户地方,争取地方的扶持资金。选择在昆山花桥、江北新区落地孵化的,由当地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支持。第四,与江苏省广电总台教育频道协同办赛,还与江苏省广电总台教育频道联合打造《双创新生代》电视栏目,创业直通车开进校园、开进赛场。

3.协同办赛影响更加广泛

江苏省教育厅高度重视“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坚持政产学研协同、多措并举创新办赛,努力把大赛办成全省参赛面最广、覆盖高校最全、参赛团队最多、参赛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创新创业盛会,办成规模最大、形式最新、最为生动的思政大课堂。

4.协同办赛成效更加突出

江苏共获得19金17银33铜(含国际赛道2金1银14铜)和萌芽板块5个创新潜力奖,金奖数居全国第一。12所高校获得金奖,获奖学校数居全国第一,其中南大、南航各获3金,东大、南理工、南工院各获2金,扬大、江苏大学、苏大、扬工院、江苏农林、常州信息、苏州经贸各获1金。高教主赛道6所高校获得9金,占高教主赛道金奖总数(不含港澳台)的14.75%,位居全国第一;职教赛道5所高职院校获得6个金奖,占职教赛道金奖总数33.33%,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唯一一所获得2个金奖的高职院校,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国唯一一所蝉联两届大赛金奖的高职院校。 

江苏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未来展望

强化产教融合制度执行

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增强改革创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破解制约高等教育教育发展难题,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

构建“人才培养共同体”

人才培养共同体是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由高校主导,政府、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育全过程所形成的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其主要目标是强化政府、高校、企业等主体之间的利益耦合和协同互动,完善动力机制,充分发挥每个主体在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中的功能,进而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深化产教融合的新举措

今后,在初步构建产学合作“六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基础上,深化产教融合制度建设与执行,以国家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为目标,扩大服务外包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覆盖范围,重点建设一批产业发展急需、专业技术性强而人才培养不足的应用型专业和课程;联合产业领军企业及行业资源,共建一批产教深度融合的示范性产业学院;建设一批国际有影响、国内强示范的应用型示范本科高校,推动政产学研在功能互补和利益共享基础上构建一个个人才培养共同体。

(演讲整理:中教全媒体 曹艳)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25559.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进入产品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