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建设:“智能+”时代下勇开新路不断前行
作者:    浏览:12747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集群,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等,为新工科建设既提出更高要求,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总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指标实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高精度物理场探测卫星国家之一;中国高铁绵延2.9万公里,贯通南北、纵横东西,耐高寒、攀高原、过沙漠,“中国速度”在世界首屈一指;“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如蛟龙卧伶仃,如海底穿针,将内地和港澳紧密相连,工程难度直逼技术极限。

上天、入地、潜海,一项项超级工程彰显的是我国工程实力的大跃进。背后,却是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取得的长足进步。目前,全国共有1100多所高校开设工科本科专业,在校生550多万人、毕业生125万人,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据瑞银中国2017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人口红利”逐渐升级为“工程师红利”,将对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产生颠覆性影响。

“自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国际工程教育组织,中国开始成为全球工程教育里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表示。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

创新变革:新工科建设跑道不设“单行道”

继2017年《复旦共识》唱响新工科建设序曲,随后《天大行动》《北京指南》与之联奏成三部曲。这一年,被称为“新工科元年”,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指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发展路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物联网工程等新工科专业方兴未艾,电子信息和仪器、计算机和软件工程、机械类等专业改革大刀阔斧。

如此,新的工科专业与工科的新要求双线并行,新工科建设跑道不止于“单行道”领跑。

高校作为新工科教育主体,工科优势高校、综合性高校、地方高校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千余次全国性新工科主题会议,600余所高校实践探索,“新工科建设已成为高教战线的广泛共识和积极行动。”教育部高教司综合处处长吴爱华说。

教育部高教司综合处处长吴爱华

产业升级,企业崛起,关键在于人才支撑,因此,企业在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仅2018年,累计有662家企业支持新工科建设项目2.35万个,提供经费及软硬件支持约82亿元,产学合作、校企协同正成为新工科建设中流砥柱。“阿里云布局人工智能产业规划,面向未来人工智能所需的人才入口就在高校。”阿里云教育行业总经理解航如此释义。

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解复合型人才迫切之需。“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交叉复合成为最显性特点,如智能机器人是集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等多学科的产物,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为光学、通信、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结合专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认为:“新工科建设还需要在打破专业壁垒上下功夫,培养一批介于科学家和工程师之间的人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

“新工科建设开风气之先,引领了我国高等教育新一轮变革。”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桂永浩指出,新工科建设再深化,要探索以推进创新和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新模式。

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桂永浩

要成就伟大的教育,教育创新就不能停顿,新工科建设多路径探索实践永无休止符。

深度聚焦: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全球视野

当全球进入新一轮科技创新活跃期,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呈现融合发展新趋势,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启智能时代,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战略”、法国“新工业法国”、日本“日本再兴战略”,以及中国“中国制造2025”等全球发展形态风靡云蒸,对标国际视野是新工科建设深度聚焦之所在。

软实力塑造不可或缺。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新动向,要求从学科和心理的分离到整合的回归,旨在培养能够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领导型工科人才。包信和表示:“科学素养、工程素质和人文情怀任一缺失的工程教育,都不能称之为新工科。”培养未来产业发展引领性人才,除扎实的科学基础和工程素养外,更为彰显好奇心和批判精神、包容失败的大无畏精神等人文情怀塑造。

硬实力强化不可懈怠。世界新大学的探索之欧林工学院,以项目为基础、以设计为中心,强化依托开放型项目动手实践教学,减少课堂教学比重,打造工程教育“实验室”;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度契合国家“NTU2020战略”,全力打造跨学科研究生院、“博雅英才课程”等跨学科教育载体;斯坦福开环大学倡导有使命的学习,帮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选择有意义的课程,并以此为基础,支撑起一段目标清晰、纵贯毕业之后10~15年的职业生涯等,都为新工科建设再深化提供了借鉴意义的国际视野。

“工程科技改变世界,工程教育领跑创新。”吴岩指出,工程教育改革是一场全球化的行动,“华盛顿协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推动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实现与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同频共振、标准实质等效,但新工科建设模式必须和而不同。

立足当下、瞄准未来、主动变革,新工科建设自始至终都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国际坐标中崭露头角,开始形成“中国方案”,贡献“中国经验”。

行动实践:新工科建设还需埋头苦干

从“新工科元年”到落地生根,新工科建设已成为当下中国高等教育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复旦大学布局新工科建设,以引领工程与应用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为目标,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以人工智能为例,复旦大学系统布局了类脑研究机构、大数据学院、脑科学研究和诊治的临床机构,推进“三智全球计划”。对此,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表示,新工科培育下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有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专业知识,有德有情有能更重要。

为迎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区域发展提供新工科建设范本,天津大学揭牌成立天津市新工科教育研究院、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等,

加强我国工程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推进工程教育一流专业建设,进一步推进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服务天津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提高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于新工科教育,打造完整的天地一体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体系,并与经典通信网络实现无缝链接,形成具有国际引领地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下一代国家信息安全生态系统。

广东省则通过与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发力新工科建设,如共建华为网络学院、中兴通讯学院、粤港机器人学院等,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目前,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覆盖21个专业类,计划2020年实现所有专业大类全覆盖,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变正举步向前。

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吴爱华认为,新工科建设还需在理念认识、学科专业、项目探索、产教融合、组织创新五方面再深化,要更进一步打破人才培养围墙,更加主动面向社会需求。

新工业革命加速进行,新工科建设势在必行。吴岩表示:“中国高等教育包括世界高等教育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都需要再出发。必须以‘旱路不通走水路、水路不通走山路、山路不通开新路’的勇气,不断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满足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需求。”

来源:国际在线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22875.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进入产品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